同心携手 奋楫扬帆
阅读:389

 为增进渝东六校校际业务交流,营造教师专研高考试题的氛围,强化共同体发展意义,2024年3月9日在南川中学组织开展语文学科高考试题研讨暨二轮复习备考交流活动。2024届语文学科组吴琴、陈会玲、崔蒙三位老师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此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共享、共建、共竞、共发展》。

一、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

南川中学的王丽丹老师以《深耕细研,探寻规律》为题,分析了近三年全国卷语文试题。王丽丹老师提出2021-2023年三年全国卷题型共有教考结合、思维考查、因文设题、思辨性、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七个共性特征。结合历年高考真题和课程标准,王老师对这七个共性特征做了深入、详细的讲解。

教考结合:认为二轮复习需要回归教材,教材中的人文主题可能涉及阅读和写作,单元研习任务中的习题可能涉及阅读和写作。单元研习任务中的主题班会活动可能涉及微写作。

思维考查:二轮复习中思维的提升可以通过审题、解题训练的方式去锻炼。

因文设题:在审题时尝试着转换思维,把不熟悉的题变成熟悉的题,把无套路可循变成有套路可循。

创新性与实践性:二轮复习语用题应该都选择具有语言实践的特点的创新主观题型来练习,尤其应该关注微写作。文言文主观断句题可以通过微专题的形式进行强化训练。

创新性与微语感:二轮复习最应该重视的就是收集各种语用新题型,让学生多见识新题型,拓宽答题思路。提供微小的情境限制,反套路明显,必须以文本为依据,要求细致地品味词语、句子、标点在表情达意上作用。

王老师总结了2023年全国卷主观题命题特点:

信息类文本,人文社科、教考结合、逻辑思维、因文设题、整合性;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模糊(散文化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考结合、因文设题;文言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整合性,非二十四史,以议论文为主传记文为辅、教考结合,断句题变为主观题;诗歌鉴赏,宋诗宋词、诗句内容、教考结合、抒情与说理、套路与反套路并行;语言文字运用,创新灵活,“微语感”,应用实践性;作文,培根铸魂、读写结合,教考结合,因文设题、关联时政,二元、三元思辨、弱化与材料的关联。


二、高三二轮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各校高三年级学科组长就二轮复习备考的安排和重点做交流发言。垫江中学的老师以“能力为宗、逆向设计、角色多换”为题,提出高三语文的复习策略是“逆向设计”。逆向设计分为三层,即抛开复习板块的束缚,回归学生能力的评估;立足生本课堂,能力层层加码;回归练习超前规划,有机搭配样样不落。既要给学生高考一个理想的分数,又要教学生懂得生活的基本能力。


2024届高三语文学科组的吴琴老师分享了酉阳二中语文学科二轮复习策略,即“刻意训练,深度总结”。从论述类文本强化策略、文学类文本强化策略、古诗文强化策略、语言文字运用强化策略、作文强化策略五大板块进行了讲解。

 

彭水一中陈金梅老师从高考真题出发,分享了彭水一中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中是如何落实的。首先是明确高考大的方向。接着是彭水一中的二轮复习的具体规划,时间为2月16日—4月10日,共8周。最后是专题备考,陈金梅老师认为要做好实战中的试题分析,重点关注“教考结合”题,以及作文升格训练。

 

刘骥老师分享了武隆中学的二轮复习策略,即“指向理解和体验”。刘老师从目前备考复习的瓶颈讲起,观察了备考复习路径和真题利用的现状,提出了“通过指向深度理解和真实体验的复习,达成类思维的养成”的策略构想。刘老师认为学生的素养是习得的,而不是“被告知”的。那些被告知的解题方法只不过是毫无生命创造力的教条和口号罢了。二轮复习应是为了理解而教!为了体验而教!

      

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潋滟;石孰有火,互击而闪灵光。各学校都做到了不保守、不藏私,向我们分享了各自积累的宝贵经验。这次的研讨活动让我们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启发。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内化,加强了自身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接下来的二轮复习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当然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更好地学习。我们会把在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教研实践中去,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用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图/文:崔蒙    核稿:田亭  戴志强   审稿: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