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境 研无止 || 2026届物理组孙柒女合格课纪实
阅读:289

五月,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凝一份教育的真情。从教研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其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的综合水平,2026届物理组组织了本组新教师孙柒女上“合格课”。本次活动邀请了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成员山东东营一中支教教师郭霞老师参加。

孙老师上课的课题是《动量》。

联系实际,引入概念。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联系实际,观察生活中的碰撞现象(击打排球、汽车碰撞、星球碰撞、微观粒子碰撞),引导学生思考它们遵从怎样的科学规律?

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通过两个实验,实验一: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细绳,分布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钢球A,B。拉起A球,然后放开,该球与静止的B球碰撞,观察实验现象,碰撞后A球停止运动并静止,B球开始运动,最终摆到和A球同样高度,这意味着碰撞前后两球速度之和是不变的。实验二:将上面实验中的A球换成质量更大的C球,用手拉起C球至某一高度放开,撞击B球,可以看到B球摆起的最大高度大于C球被拉起的高度,可以看出两球碰撞前后速度之和并不相等。引导学生思考:两球碰撞前后系统是否存在一个不变的量?引导学生猜想:两球碰撞前后动能之和是否改变?或者速度与质量的乘积之和是否改变,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根据实验视频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随着课堂的深入,孙老师进一步通过实验结论引入动量这一物理量,并对其定义式、单位及其三个性质进行讲解,继而讲解动量的变化量,并强调注意事项:做题时一定要规定正反向,及动量变化量的运算法则,怎样判断物体动量是否改变。讨论前面所学常见的几种运动的动量变化情况,带着学生一起探讨动能和动量的区别于联系。

在讲解过程中,孙老师时刻留意着学生可能遇到的认知难点和易混淆之处,适时加以强调和举例说明,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牢固把握动量及动量的变化量的关键要点。以一道例题为切入点,从题中体会动量变化量的计算。

课程结束后,高一物理教研组的老师们齐聚3302办公室,对孙老师的“合格课”开展了细致而深入的点评。

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成员山东东营一中支教教师郭霞老师高度评价了孙老师的教学表现。从图片引入到实验视频,让学生去深刻的感受碰撞前后是否存在一个不变量,引导学生猜想并通过实验视频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通过实验结论进而引入动量。也可以在一开始就加入有刺激性的碰撞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课堂中注意对于学生来说,矢量相减是难点,教师应加以强调求解技巧。

李万胜老师说,能够以问题的形式举例,这样很好。如小球以2m/s的速度碰到墙壁后,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反弹,在这个过程中,动量是否变了?带领学生进一步理解易错点。在白老师与李老师的带动下,组内教师们纷纷发言,为孙老师的课堂教学给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与评价。

波斯纳曾说:经验+反思=成长。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2026届物理组的老师们也将继续坚定探索的步伐,追寻理想的课堂,期待欣赏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

  

(图/文:孙柒女  彭 艳   核稿:田 亭  戴志强   审稿:冉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