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教纲、细化考纲,知识精准、教学实效 ——信息技术教研活动
阅读:1240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进学生对技术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将学科知识讲解、落实到位,统一教学进度。同时准确把握教学各环节的维度,明确重难点及推进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立足考纲与教纲的相关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本次备课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研讨:

一、深入研讨并领会技术课教学及考试大纲要求

技术课主要分为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学科各具独立性,但常常因为二者未严格区分而笼统教学,给教学开展带来一定的困扰。因而,如何分清和正确处理两科教学的关系尤为重要。

在教学研讨课上,老师们着重以新教材“2019版”教学纲要为基础,结合教学目标及教学实际,对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教材重点知识进行梳理,把所有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形成教学知识焦点。同时,结合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紧密围绕“学校提质增效年”教学行动纲要,牢牢把握教学方向性及教学针对性。备课研讨中,各位老师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坚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技术学科建设好,推进学科教学的持续高效。

二、实践课落到实处,坚持任务驱动教学

实践课需要教师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技能及教学软件的熟练掌握。课堂教学坚持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师要对自己的每堂进行精心打磨。在信息技术实践教学课上,更要做到提前备好实践课具体内容,课程详细准备(实践课题、实践器材、实践步骤、实践目标)都要有具体的方案。每堂实践课尤其是信息技术课,做好详细规划管理,让学生到实验室的实践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任务,让每一节计算机实践课做到有收获,有效果。让学生感受学习的紧迫性、重要性,可以带着兴趣来,收获满满而归。

三、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间教学关系

技术学科教学有其独特性,相较于文化学科教学,它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用技术课实践性更强,且有相对较高的教学风险。因此,教师要严格把控教学风险,紧贴考纲实际以把握好教学尺度,做到安全无事故教学。信息技术实践课中也要做到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做到教学秩序安全。

此外,要重视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时间分配,授课与实操按“二八”时间配置,即课堂讲解不超过十分钟,学生动手实践在三十分钟左右即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文:李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