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试锋芒 课堂蕴芬芳
阅读:151

5月8日,在高二48班,地理李蓉老师上了《东亚和日本》的合格课,此次的合格课除了48班全体同学参与,还有高二地理组全体老师,此次合格课旨在通过对东亚和日本的专题讲解,拓宽学生的区域地理知识视野,提升学生对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的综合认知能力。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李老师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确定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特征,重点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要素,以及工业、农业、文化等人文要素。过程与方法上,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地图判读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引导学生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和人地协调观。课程教学重点为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难点在于分析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对东亚地区的影响以及文化的独特性。

二、教学过程​

李老师以一段精彩的东亚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视频作为开场,视频中展示了中国的长城、日本的富士山、韩国的传统舞蹈等元素,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通过提问 “同学们,在这段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东亚地区的特色?对哪个国家最感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顺利导入本节课主题。

(一)东亚概况

李老师运用地图,详细讲解东亚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东亚在世界地图中的坐标。接着介绍东亚的范围,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五个国家,并简单阐述了各国的首都和大致轮廓。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地形地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东亚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如中国的高原、山地,日本的多山地形,蒙古的高原等。

(二)日本专题​

自然地理特征:在讲解日本的自然地理时,李老师先展示日本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形分布,总结出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的地形特点。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播放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视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日本的气候,通过对比东京和北京的气候资料图,分析日本季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让学生理解日本气候与同纬度大陆气候的差异。在资源方面,重点强调日本资源匮乏,绝大部分矿产资源依赖进口的现状。

人文地理特征:在人文地理部分,李老师以日本的工业发展为切入点,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通过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引导学生发现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规律,结合日本的资源状况、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深入探讨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在农业方面,介绍日本农业精耕细作、小型机械化的特点,以及水稻种植业在日本农业中的重要地位。此外,还展示了日本独特的文化现象,如和服与西装并存、茶道与现代咖啡文化交融等,让学生体会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三)互动环节

​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李老师设置了丰富的互动环节,充分利用课堂内容上的日本人口结构图和同学们就日本的人口特点及日本老龄化可能带来哪些问题,我们又应该如何解决展开讨论,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充分了解了日本的年龄结构特点,对日本这个国家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

(四)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课程接近尾声,李老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东亚和日本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特色与亮点

(一)教学方法多样

李老师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观点,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知识拓展与文化渗透

在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李老师注重文化的渗透和拓展,通过展示日本的文化特色,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全球视野,实现了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教学效果与反馈

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回答问题踊跃,对东亚和日本的地理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课后,通过与学生交流和作业反馈,发现学生对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印象深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简单的地理问题。听课教师对李老师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五、总结

本次李老师关于东亚和日本的公开课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精彩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教学展示,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为学校教师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教学交流机会,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李老师将继续发挥优势,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多优质的地理课堂。

图/文: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