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苗初绽写教韵 考情把脉启新程 阅读:504
为检验和提高新教师教学水平,切实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深入剖析学业成效,总结经验,确立后续发展方向,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高2027届数学组于5月7日开展了新教师合格课展示活动以及第二次月考分析会。
一、合格课展示
新教师合格课由刘琎老师执教授课,授课内容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课前,刘琎老师认真研读教材,深挖本质,结合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教学难点为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的运算问题。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刘琎老师查阅相关资料,精心制作课件,选择合适的例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堂伊始,刘琎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研究路径:夹角→数量积的定义→运算律→应用,对于空间向量数量积,仍按照这样的研究路径进行研究。
在探究新知环节,刘琎老师从空间向量夹角的定义出发,逐步引导学生理解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定义、性质及运算律。刘琎老师通过图像演示和板书推导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示了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在例题讲解环节,刘琎老师精心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涵盖了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基本运算、求夹角、求距离及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等多个方面。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
本堂课教学目标明确、过程完整、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刘琎老师通过类比迁移、易错辨析等策略,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效果良好。
课后,数学组教师齐聚一堂,对刘琎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与深入的探讨。老师们认为刘琎老师的教学表现亮点突出,充分展现出青年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与蓬勃的成长潜力;同时也给出了优化建议,助力新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其中,田玲子老师建议刘琎老师,对于空间几何问题,如果涉及到画辅助线,应看得见的画实线,看不见的画虚线;甄天文老师建议刘琎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张丝腴老师建议刘琎老师多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可以使用投影仪来展示学生的答题情况,从而规范学生的答题格式。一年以来,刘琎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控越来越从容,教学设计层次感突出,课堂完整性好。让我们看到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书写新二中人的华章。
二、第二次月考分析会
会议伊始,出题人陈娅老师先对此次试卷的考查范围、试题结构和难易程度进行了介绍。此次月考试题难度设置总体适中,主要考查内容为平面向量、复数、立体几何章节。此次考试试题以新高考命题为导向,紧贴教材,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全面细致地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为了体现试题的区分度,试卷的命制采用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形式,尤其是在多选压轴题和填空压轴题上,结合了当前考试热点,题式新颖,既要求学生有很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又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学科综合素养。
学科组长陈娅老师和田玲子老师对此次月考成绩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全年级物理方向总参考人数为1346人,最高分145分,年级均分69.9分,及格率为23%,优生率为3%;历史方向总参考人数为394人,最高分118分,年级均分51.8分,及格率为4%。通过分析全年级整体情况,及格率和优生率相对比较欠缺,反映出学生基础较差,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需要继续强化基础,加强练习,把工作做细、做实。
各题的评阅教师对该题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于选择题第8题,年级平均分仅1.19分,该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可以运用基底法、坐标法以及极化恒等式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学生丢分主要在于对选择压轴题有畏惧心理。第15题主要涉及向量之间位置关系的坐标计算,学生丢分主要在于计算能力薄弱,思考问题不全面,落实情况不到位。第16题考查了对于空间中直线与直线,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学生丢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相关定理的记忆不牢固,对数学符号语言的书写不规范。第17题主要涉及正余弦定理,学生丢分主要在于对正余弦定理以及辅助角公式记忆不深刻。第18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到平面的距离等知识点,学生丢分的主要原因是对相关的知识点理解不到位、空间想象能力与计算能力欠缺,书写不规范等。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平时要多进行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强调规范答题,注意书写规范,步骤要完整,表达要清晰。
最后,学科组长陈娅老师针对此次月考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各位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教师备课要认真研读教材,一切以教材为基准,教材上呈现的结论可以直接使用,凡是教材中未出现的结论使用之前必须先予以证明;第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对于课后练习题一定要落到实处;第三,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考试,对于小题可以采用取特殊情况的办法,从而简化思维与运算,做到“小题小做、大题大做”;第四,针对学生试卷失分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大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培养他们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第五,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及时把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记录,有利于以后的复习和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图/文:陈娅 刘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