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相济绽芳华 匠心筑梦启新篇 阅读:37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课堂实践是专业成长的试金石。我校以新教师合格课为平台,积极落实“青蓝工程”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高2026届化学组于2025年5月12日在高二7班开展了新教师合格课活动。此次活动中,黄丽群老师呈现了一节兼具创新性与实效性的优质课例,内容为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酚》,全体高二化学教师参与观摩学习。
黄丽群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始终围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精心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化学课。以生活的常见的酚类物质为起点,通过它们引出酚的相关性质,加深学生对于酚的认知。
课堂上,黄丽群老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酚类物质,让同学们了解酚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法学生学习兴趣。基于学生已学知识,引导对比醇的结构强调酚的定义和官能团,再列举各类酚类物质引导学生理解酚的定义及结构特点,由简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接着以苯酚为例,介绍酚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在学习苯酚结构及物理性质时,首先引导学生用化学符号表征苯酚的结构,包括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加深学生对苯酚结构的清晰认知。接下来通过一张含有酚的药品说明书引入,引导学生对说明书进行解读,在解读过程中认识苯酚的物理性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核心,并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升学生信息提取归纳力。最后引导学生对苯酚的物理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通过苯酚沾在手上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让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在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时,充分利用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思想。将苯酚分为苯基与羟基两部分,而这两种结构的反应类型及特点已经学习,通过旧知启发学生推导苯酚的化学性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苯酚理解。通过书上苯酚在空气容易变色,推测苯酚易被氧化。通过之前的药品说明书上,不能与碱性物质共用,推测苯酚可能有酸性。然后黄丽群老师设计了实验去验证苯酚是否有酸性,通过实验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然后通过与醇对比,提出疑问同样含有羟基为什么活性不同,是受到谁的影响,让学生更加了解在有机化学中不同基团之间的影响很大。
课后,化学组的老师们对黄丽群老师的课作出了评价。学科组长冉景丹老师作出点评:本节课知识点清晰,教学过程流畅,构建了完整的认知脚手架,板书工整且清晰易懂。她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人员重庆一中支教教师张长林老师对本节课表示充分肯定,黄丽群老师在课堂中成功应用了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思想,加强了学生的微观探析能力,让学生对如何学习有机化学有了清晰的认知。同时教师创新性地将药品说明书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为有机化学教学提供了新范式。
黄丽群老师的这堂课不仅展示了她在化学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也体现了她对“青蓝工程”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的深入理解和积极实践。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掌握了酚的相关知识,还提升了化学核心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相信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黄丽群老师将继续秉持匠心精神,为学校的化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教研促教学,用沟通共促教学水平的提升,化学组所有老师一直在努力实践之中。
图/文:冉景丹 王星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