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坐标探真知 教学相长展新篇 阅读:11
为了给新教师展示自我、锻炼提高、交流分享的机会,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教师间积极进取、互相学习、交流合作的浓厚教研氛围,5月14日高2027届数学组于高一•22班开展了新教师合格课活动。此次活动由陈凤老师执教授课,授课内容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及其坐标表示》。
一、立足新起点,锤炼基本功
陈凤老师秉持“欲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有一片海”的原则,陈老师仔细研读教材,认真撰写教案。通过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再结合自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掌握空间中点与向量的坐标表示;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运算的坐标表示。教学难点:运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陈凤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认真撰写教案,精心制作课件,通过类比平面中的向量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空间向量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能力。
二、聚集课堂,亮点纷呈
(一)情境启思,生活链真知
陈凤老师以“卫星定位导航”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三维动画演示空间坐标系的构建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学习本节课的必要性。紧接着,陈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及其点、向量的坐标表示,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要求学生以教室为背景,自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强化“右手系”原则的应用。教师借助geogebra几何软件动态展示点的坐标随位置变化的规律,直观呈现坐标系的“分面”与“卦限”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空间向量和点的坐标表示的一般方法。
(二)分层破难,实践探真知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坐标意识,以例为引,以法为导。陈老师通过巧妙设置例题,学生通过课堂活动,酝酿议论,动手实践,结合题意自主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进一步表示空间中点和向量的坐标。教师通过希沃白板展示不同学生的建系方式,通过观察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系更高效,更能快速且准确的确定空间中点的坐标。经过师生共同研讨,学生自主总结,突破建系难点,为后续学生自主完成相应问题打下强有力的基础。学生不仅学会了空间中点和向量的坐标表示,更体会了数学知识的前后关联性和数学概念生成的严谨性。
接着,陈老师以的平面向量坐标运算为切入点,通过类比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运算的坐标表示,提炼出其内在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猜想出空间向量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运算的坐标表示形式。教师适时提醒,一项猜想出的结论能否被运用还需要经历验证过程。学生便由已学过的空间向量知识验证自己猜想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在学生口述,陈老师补充板书的过程中,完成了数学公式的学习。有了一项新的结论后,它能被用来干什么?怎么应用?课堂最后陈老师选择了一道一题多问的例题由学生共同完成后,由学生自行总结归纳本节课的收获。
陈凤老师课堂环节整体以观察规律→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得到结论→应用新知开展。在整个过程中,陈凤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们在积极的互动中掌握了知识,发展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逐步引导学生归纳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符合新课标教育理念。
三、精进不止,优化提升
课后,数学组教师齐聚一堂,对陈凤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积极的点评和深入的探讨。老师们表示作为新入职教师,陈凤老师的表现十分优秀,同时进一步探讨教学中的得失与改进方向。其中,甄天文老师建议陈凤老师规范课堂语言和书写的符号语言,把题目中没有的符号在书写中要阐述出来,同时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虽然有多种建系方法,但是要选取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坐标轴或坐标平面的建系方法,并用规范的语言书写建系方法;陈娅老师建议陈凤老师在讲解例题时补充动点和三等分点的情况,借多种题型帮助学生理解。
教为引,研为路,思为桥,践为证。本次合格课让新教师展示了自己的风采的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对提高新教师教育水平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新教师培训和交流工作,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改革,不断提升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图/文:陈娅 陈凤